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报告》
学术交流 · 2024-07-09 14:17
7月8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发布会,并发布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科学报告》(以下简称NP模型报告)。本次会议聚集了200余位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卫健委、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中国广告协会,以及营养相关专业机构、医院、学会、高校、媒体等单位的代表,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共同研讨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最新研究与应用。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杨月欣强调了此次发布的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在规范“高盐、高脂、高糖”等食品向儿童的营销、推动健康饮食政策落实方面的重要性。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三级调研员董静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Amanda Bissex)分别致辞,表示期待本次会议能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健康与营养处处长石艾黎(Ali Shirazi)就营养素度量法(Nutrient Profiling)在国际上的定义,以及全球多个国家依照营养素度量法所开发的不同NP模型的概况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介绍了中国的NP模型的科学开发过程以及开发目标。韩军花在报告中指出,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不合理的饮食模式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高钠、高脂肪、高糖食品摄入过多和全谷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已成为中国居民饮食的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显著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促进儿童健康,有必要制定适合中国的营养素度量模型。为此,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内外营养专业机构,历经三年努力,构建了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旨在规范不健康食品对儿童的营销。
会议还邀请了新加坡营养与饮食协会主席Kalpana Bhaskaran、上海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处处长徐奕丽分享了国际和国内在食品正面标签方面的创新探索。与会专家分别围绕NP模型国际现况、中国NP模型开发的重要性、NP模型的制定方法等进行了剖析和介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原司长马纯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纪委书记徐娇,以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中国广告协会等单位的代表对NP模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其重要作用、未来应用建议等发表了观点。
最后,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国营养素度量模型的推广和应用。她强调,营养素度量模型的实施将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为改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营养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