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非功利的“双向奔赴” | 中学生英才计划

本网推荐 · 2024-09-25 15:18

编者按

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已经走入第11个年头。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学生英才计划”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了9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中国科协网推出系列文章和短视频,聚焦“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生动实践,记录高校学科师资科研优势资源集中转化为大学和中学协同育人平台、以开放融合思维激发学生科研能力、加强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每次走出武汉大学的实验室,高中生董思睿的脑海里总会不停回想小鼠模型的操作方法。她是作为“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培养学生,在武汉大学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此后,她成功入选了北京大学“强基计划”。

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的11年间,有许多这样的故事。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凌

从懵懂到热爱,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

高中生竟能参与精密前沿的生物实验?每逢周末、假期,实验室里总会出现一些青涩的面孔。一批高中生在知名高校导师的指导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从植物分类到动物解剖、从基因编辑到肿瘤研究,前沿的生命科学知识向高中生们张开怀抱。

2013年,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团队成员、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凌,成为首批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导师之一,从此与英才计划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忆起初次与高中生见面的场景,郑凌说:“孩子们虽然稚嫩,但眼神坚毅,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

郑凌介绍,在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很多学生不仅参与了实验的过程,而且学会了如何分析数据、撰写报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结合同学们的兴趣,为其安排课题和指导教师,一直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一项原则。来自细胞生物学、病毒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多名导师,随时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指导。

生命科学博大精深。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支持下,除了选择导师所钻研的领域外,高中生们还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一名学生对蝎子特别感兴趣,虽然我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但是学院吴英亮老师正好在研究蝎子,我们就顺势为他定制了一个相关课题。”郑凌介绍,“生物学分很多大类,除了前面提及的专业导师外,生态学、动物学、植物学的老师也会给予同学们指导。”

那些对课题尚无具体考虑的学生,老师鼓励他们到实验室里边做边想。除了做实验外,学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也敞开大门欢迎大家。

老师们以授课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配合实验观摩和精密仪器操作,以及参观学习;有时会带领学生走进珞珈山的隐秘之处,认识校园的植被、观察树冠中歌唱的小鸟、在标本馆了解动物之美。

丰富的课程设计,满足了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高中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走进大学,第一次查阅文献;与导师面对面,根据实验室条件设计并完成一个个具体实验,撰写科研论文;开展暑期实践,优秀学生被鼓励参加夏令营、学术研讨会等活动。

坚持十一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结出累累成果

“中学生英才计划”刚刚开展的前几年里,湖北省内只有武汉大学一所高校参与其中。11年过去了,更多学校参与进来,给更多青少年创造了成长的机会。有很多学生说,在“中学生英才计划”这个舞台上,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从实验中寻找答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这是过去背标准答案、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法无法企及的效果。

郑凌认为,走进实验室是高中学生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科研起点。很多之前只在课堂上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生,正是借助“中学生英才计划”赋予的机会,第一次亲手操作复杂的实验仪器,第一次参与到真实的生命科学研究中。

王亚轩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自小就对生物学充满了好奇。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后,在导师和研究生学长学姐的引领下,他从最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学起,学会了提取细胞、操作荧光染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本。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亚轩接触到郑凌主持的表观遗传调控分子研究项目,该研究聚焦生物学领域的一种新发现——组蛋白变体。课题组首先制备了一批组蛋白变体的敲除细胞系,发现敲除其中一种变体会影响细胞增殖;根据该结果,课题组制备了敲除小鼠,并利用药物将其诱导为肝癌。收集小鼠的肝脏样本后,王亚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敲除该基因对小鼠肝脏的炎症因子、细胞周期有哪些影响。显微镜、解剖镜、荧光定量仪器轮番上阵,用以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和病变过程。

为了能够全程参与这个规模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实验,及时获得准确的数据,王亚轩不仅充分利用了暑假休息时间,就连高考前还坚持“宅”在实验室两个多星期。最终,他凭借在郑凌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英才论坛优秀学员称号,被推荐参加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遴选培训暨intel ISEF冬令营,并脱颖而出,被选派参加在丹麦举办的青少年科学家竞赛。

“每当看到显微镜下那片片荧光时,都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脉动。”王亚轩说,通过“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锻炼,他对生物学的热爱更加强烈了。

“中学生英才计划”独特的培养方式,同样给董思睿留下深刻印象。高二时,董思睿就展现出独特的科研天赋和热情,不仅对高糖饮食、高脂饮食相关的小鼠实验和临床流行病调查数据非常好奇,也对当时流行的“16: 8 节食”方法的有效性产生了浓厚兴趣。

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后,郑凌为董思睿准备了一系列全英文的参考文献。令她惊喜的是:“我们给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阅读学习的文献,她居然也能读下来。”在郑凌的指导下,董思睿深入研究了高糖饮食、高脂饮食对代谢疾病的重要影响,不仅撰写了结业论文,还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强基计划录取。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

11年来,百余名高中学员在武汉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舞台上成长,多名学员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暑期生物夏令营,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非功利的教育,激发少年凌云之志

“中学生英才计划”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一种“非功利”的色彩。这里没有竞赛的压力,没有奖项的诱惑,更不为高考加分。正是这种纯粹的教育理念,吸引了许许多多热爱科学的青少年积极报名。

郑凌很清楚,“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员们参与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同学以初步了解科学为主;也有同学想主动上手操作,参与一些小实验;还有一些学生希望参与实验周期较长的研究——这就需要他们利用暑假时间长期“驻扎”实验室。“无论如何,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关于科学研究的种子,激发他们从事科研的凌云之志,正是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初衷所在。”郑凌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培养出真正对科学有兴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后备人才。”郑凌说。在“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舞台上,武汉大学努力让每一个学员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让他们在自由的探索、勇敢的尝试中不断地成长。

“如果不是真的热爱、不能静下心来,便难以坚持。”郑凌表示,“中学生英才计划与高中生之间,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我们希望能够吸引真正有天赋、有热爱的学生,更希望在更长远的未来里,他们中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袁隆平。”

中国科协网 供稿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