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开源生态体系建设与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研讨会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中国老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齐让,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沈洁,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会长孙建国,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耘等来自科技界、产经界、创投界、传媒界的专家代表参加座谈交流。 齐让表示,以开源教育为主题的研讨意义重大。他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智慧助老、健康科普等行动,扩大老年人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等。他希望社会各界共同以开源理念推动老年科技大学建设,积极推动“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升包括老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洁表示,在开源教育生态建设中,一是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成为科学家精神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传播者;二是对照“四服务”职责定位,做好跨界融合的开源生态建设;三是作为“枢纽型”组织,要联动融合更多科技社团、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四是做好“数字科协”建设,做开源生态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锐强调,要结合开源教育实现各类群体的有效激励,促进由个体自发走向群体自觉的理念共识,推动由群体势能向创新潜能的共同行动,积极培育无边界创新的开源、开放生态。 孙建国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工作开展情况,认为跨组织的开源创新协作意义重大,人才资源是开源生态中的关键要素;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介绍了农技协“科技小院”和科技志愿工作的开展情况;张耘认为,开放创新是群团组织破题发展的关键。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下开展开源生态体系建设工作适逢其时,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勇于先行先试引领改革创新。 来自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北京市科协、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清华大学、中国网、《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中关村人才协会等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吴俣桐 |
-
-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