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水果也能制成酵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不许打农药,就用这个微生物菌发酵后来防治病虫害”。4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培训会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醒狮镇大谷龙村下寨组展开,龙里县科协邀请来科普志愿专家现场为农户讲解和演示微生菌物的发酵及使用。“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无残留,对人畜、自然无害,天然取材等概念新奇而刺激,激起了村民们的兴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近年来,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造成土壤板结、酸化、肥效降低,农产品农残大,对人体危害大等许多问题。为了避免对土地和环境造成更多的损害,同时能生产出安全放心的农产品,2019年以来,龙里县科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平台和科普专家志愿服务队的优势,指导和帮扶醒狮镇谷龙社区下寨组发展生态农业,实践探索与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以蔬菜和水稻作为探索种类,采取不施化学服料,不施化学农药,全部采用有机肥,采取“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物理防控”等手段开展种植。目前,蔬菜基地的育苗已开始移栽,前期通过施用石灰、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和土传病虫害防治。4月1日,专家对移栽后的微生物菌的培养和使用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并将对基地农产品整个生长阶段进行适时指导。 目前,在龙里县科协科普专家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35户参加实践探索的农户均已完成移栽前3次土壤处理,设施控制育苗全部结束,正在进行整厢覆、移栽后病虫防治微生物菌的培养等工作,向生态文明实践踏出了坚实的一步。(杨朝慧 龙昭汀) 贵州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赵颖 |
科协要闻
图片要闻
-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