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主持,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顾问、常委等出席。 会上,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向顾问、常委们介绍了上海市科协近期主要工作和下一步重点工作。顾问、常委们纷纷为上海市科协工作点赞,并对上海市科协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感到,新一届科协工作思路清晰,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亮点突出。” 上海市科协顾问、市科技党委书记刘岩充分肯定了市科协各项工作,并对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普立法、助力国际科技人才延揽等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2019年是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市科协改革发展中更有奋斗、更有态势、更有成效的一年。今年以来,上海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市科技党委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围绕上海三大任务实施和科创中心建设,扎实履行科协“四服务”的职责使命,在党建引领、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创新服务、人才举荐、决策咨询、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上海市科协将围绕“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和“四服务”职责定位,以“科”字为纽带,把科技社团、科技工作者、科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协”字为桥梁,加强与学会、委办局、社会力量的协同协作,形成“上下贯通、内外联动、步调一致”的良好工作格局。 会议还听取了上海市科协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三大专业委员会建设及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党建引领基层科协建设、2019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会堂草坪音乐会等情况汇报。 对于上海市科协新成立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表示,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三大专委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材料同样是上海的优势特色产业,建议上海市科协发挥三大专委会的“溢出效应”,为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去年,上海市科协参与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圆满举办,今年的论坛将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召开,并且参与规模更大、群体更多元,将带来更广科创辐射度、更大社会影响力。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表示,在他看来,崇尚科学氛围的营造是无价的,这对科技创新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的上海科博会特设“社区书院”展区,让市民体验家门口科普社区所带来的便利。社区书院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科普理念和科普模式,不搞空间载体重复建设,更注重高品质软性内容的植入。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对此非常关注,他说,上海图书馆目前在全市各区拥有300多个分馆,这些公共空间完全可以与社区书院结合,通过整合资源来拓展基层科普阵地,进一步丰富图书馆内容供给,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会议讨论决定,增补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副校长、东华大学科协主席陈南梁同志为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免去金东寒同志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席职务。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希望各位顾问、常委一如既往地关心、指导和支持科协工作,推动科协在新一轮发展中展示新气象新作为。”会议最后,陈赛娟主席真诚表达了感谢和期待。(刘禹 编辑:葛繁丽) 上海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 |
-
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