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地方特色产品,创名优品牌,近年来,河南省舞钢市科协、舞钢市商务局、舞钢市旅游局、舞钢市农业局等单位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主题,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人才整合等措施,以规范成熟的技术示范,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凸显“电商+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打开了通道,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舞钢市科协围绕市场消费需求,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让紧缺特色产品黑五类食品、食用菌、蜂蜜、富硒产品入驻电商产业园,为农产品生产对接电商企业,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同时,加大农业企业、电商企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示范带动农业企业信息化、产业化联动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和市场对接,舞钢市科协、舞钢市农业局等部门在扶持电商企业的同时,积极帮助示范基地、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到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中来,指导示范基地注册商标、创名优品牌。农民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产销对接、农超对接、电商对接,实现特色龙头企业跨区域联动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在订单农业模式下,当地一些农民的生产越来越具有针对性,由于能够和市场及时接轨,他们也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舞钢市受益于农业电商产业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舞钢市蜂业协会会长岳先生说:“蜂产品入驻电商产业园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生产标准,对不达标的产品严禁销售到市场,蜂产品销量直线看好,养殖户由150家发展到350余家,年产蜂蜜达300万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200万元”。铁山街道中曹村贫困户王晓云,经过电商培训后,掌握电商销售技能,专门负责农产品电商网络销售服务,月收入达4000多元,从而走上了依靠科技摆脱贫穷的道路。 截至目前,舞钢市依托电商互联网新兴产业,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65个,基地总规模达到11.5万余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认定面积达8万余亩。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60个,发展电商网店100多家。 河南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董艳苹 |
-
10-28
-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