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平等宽容创新的科学文化——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之三

调查报告 · 2015-03-20 16:47

CFP

科技人员认为当前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有效率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CFP

科研人员认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等违反科学道德的现象普遍存在。 CFP

现行评价奖励制度还需要结合岗位特点改进,以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CFP

科技工作者对现行评价奖励制度认同度不高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40.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现行评价奖励制度产生了负面效应

50.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获得同行认可”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不足一成看重政府部门认可

1.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各异,但同行认可是共同标准

一是各类科技工作者看重的成果形式有所差异。比较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推广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大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更看重论文。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60.7%的工程技术人员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专利(18.7%)、论文(12.5%)、著作(3.9%)和软科学报告(1.1%)的看重;57.2%的技术推广人员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明显高于对其他成果形式的看重。56.4%的大学教师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27.7%)、专利(7.6%)、著作(5.7%)、软科学报告(0.6%)的看重;39.4%的卫生技术人员最看重论文,高于对新技术与新产品(35.8%)和其他成果的看重。在科研人员中,45.6%最看重新技术与新产品,其次是论文(38.0%)。

二是同行认可得到各类科技工作者一致看重和认同。调查显示,在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标准中,50.1%认为“获得同行认可”是重要标准,在15个指标中处于首位。其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研发活动参与越多,对同行评议的看重程度越高。从职业看,对同行认可的看重程度,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较高,分别为61.3%、58.4%和54.4%,技术推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较低,分别为43.9%和49.1%。可以看出,同行认可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同的评价标准。

三是同行认可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科技工作者反映的情况看,大家认为同行提名、同行评议是体现同行认可的重要形式,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院士评选、国家和地方各级科技奖励评选中,同行提名制没有得到充分实行,导致公信力不足、激励作用不足;个别部门组织的项目评审、奖励评审受行政力量干预太大,同行评议成为走过场的形式,甚至成为实现领导意志的包装过程;匿名评议原则落实不好,在评议过程中照顾师生、同学、亲戚、朋友等关系,照顾本系统、本单位的利益,重人情、拉关系等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对同行评议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严重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完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同行评议的核心作用,改进科技奖励制度

一要结合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改变科技工作者考核评价中“一刀切”的状况,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研究类型、不同评价目标,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有专业、行业、岗位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针对医疗、企业、技术推广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评价,要把实践能力和实际业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要淡化政府在科技评价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在科技工作者评价中的核心作用。除了必要的起社会激励作用的评价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退出对科技工作者个人评价的工作;应改变政府人才政策的有关做法,把在人才规划、认定、支持、考核上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用人机构在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上的自主性,逐步推行“评聘合一”的制度;进一步发挥同行评价的核心作用,创造条件促进专业协会、学会等学术共同体在科研评价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扶持壮大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推动科研评价的社会化、多元化。

三要推动考核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应建立以产出价值为核心的评价标准,改变论文、论著、专利等评价指标设置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状况,降低科研项目级别和经费数量在职称晋升评价中的权重。倡导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年度考评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制度。

四要加快改革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大幅度减少各级政府的科技奖项,充分尊重学术同行在科技奖励上的自主性,把科技奖励和科技奖励管理的主体转移到科技社团上来;减少综合性科技奖励,强化专业性、行业性科技奖励的权威;扩大科技奖励的范围,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推广人员、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置权威性奖项;逐步实行同行提名制,完善规范评奖程序,增大评奖过程的开放和透明程度,提高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正向激励作用。

科技工作者对财政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反映强烈,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待提高

超过一半的人认为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的人反映申报手续复杂和审批程序不透明,还有四成以上的人批评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1.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和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

一是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认同度不高,只有28.2%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结果公平”,只有27.1%的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过程公平”,均不足三成。超过一半(54.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研发项目申报周期过长,近一半人(49.7%)认为项目申报手续复杂,48.6%的认为财政支持的项目审批程序不透明,43.1%的认为评审存在“拉关系,走后门”现象。

二是多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2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政府科技资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而其他人或不认同或表示“说不清”。近四成(38.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成果不具有转化或应用价值”。

三是科技工作者对财政支持项目经费管理相关问题反映强烈。35.2%的科技工作者指出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超过半数(57.1%)的科技工作者认为“项目限定的人员费比例太低”,有“重物轻人”的倾向。另外,17.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存在“项目经费的违规使用、挪用”现象。

2.完善项目评议制度,改革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科研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一要简化申报程序,完善评议制度,提高政府科研项目立项的公信力。要进一步简化政府研发项目申报程序,明确规范项目申请和审批流程,建立各部门统一的项目申报电子化平台供科技工作者动态查询,增强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节的公信力,包括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借助计算机智能指派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同行专家的选准率;严格执行专家评审回避和保密制度,防范项目评审中的利益冲突;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加大对项目评审中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认真负责清正廉洁的评审文化。

二要改进政府科研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和使用方式,建立符合研发活动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人力成本是研发活动的核心成本,因此项目经费成本核算必须充分体现人力成本的价值。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明确区分项目经费中的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根据研发项目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核定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在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赋予项目负责人对直接经费开支充分的自主权。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而不是迫使科技工作者在长期承受较低薪酬水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从项目经费中提取部分经费弥补日常生活开支。

三要统筹国家财政和各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要统筹不同层面和不同部门的研发经费管理制度,防止各部门和各单位的经费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国家财政部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国家财政支持的研发项目经费管理规范,发放和管理政府科技资助经费的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国家的统一规范完善研发经费管理办法,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执行机构应切实担负项目经费管理的具体责任,坚持专款专用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

四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资源宏观协调机制,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物资、信息、人才等方面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继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对接受财政资助的研发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统一归档,将实验过程、数据、结果以及研究的经验教训等信息汇集起来,以适当的方式向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公开,避免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

科学道德状况有所好转,学风浮躁问题仍然突出

33.5%的科研人员认为“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现象普遍

35.1%的科研人员认为“弄虚作假”现象普遍

79.1%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中“急功近利”问题严重

1.科研环境不完善是学风浮躁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术评价制度不合理。这是导致急功近利行为的根本因素,三分之二以上(68.2%)的科研人员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是我国科研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各类评价过多过滥,使一些科研人员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评价而不是开展学术交流,调查发现,81.7%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其次,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主要以论文、著作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依据,使得科研人员更追求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的数量,忽视了科学研究本身追求真理的核心价值。最后,相对短期的学术评价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前景之间的联系过于密切,导致部分科研人员铤而走险,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61.3%的科研人员把学术不端行为归结为现行评价制度的驱使,52.5%的科研人员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存在的原因。

二是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不科学导致科研人员多头应付,难以自主规划研究路径。目前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竞争性课题制为主。虽然资源总量增幅较大,但资源分配主体多样、渠道多样、要求多样、方式多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多头申请,在各种题目之间频繁转换。而且,科研人员由于缺乏自主支配的稳定科研业务经费,只好按照变化不定的项目指南设计研究路径,难以沉下心来安排长期、持续的研究项目,导致研究方向多变。

三是现行政策环境不利于科技人员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难以坚持长期持续的创新活动。对我国创新环境,除了“政府鼓励创新政策”得到了61.6%科研人员的认同外,其他方面的评价均不高。72.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企业没有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环境建设,作出较高评价的均未超过半数。从调查结果来看,科研人员对我国的创新环境抱有很高的期待,认为良好的创新氛围才是保证科研人员长期持续创新的基础。

四是目前的科学文化氛围阻碍了科研人员创造性的发挥。调查表明,科研人员对科学文化氛围的状况评价不高。70.5%的科研人员认为我国的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不足四分之一(24.3%)的人认为有“宽容失败的氛围”。对“挑战学术权威的氛围”评价最低,仅有19.7%的科研人员认为目前存在这样的氛围。

2.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优化科研环境

一要端正学术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调整目前把学术评价看作政府部门、科研单位行政管理手段的倾向,把对胜任能力、发展潜能、科研产出价值的评估作为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的核心。改变学术评价“一刀切”的状况,建立机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区分,不同类型科研岗位相区分,能力评价、业绩评价、奖励评价相区分的分类学术评价制度,把学术评价与工作评价区别开来;应根据学术评价的特点,完善评价程序,强调同行认可的基础性、权威性作用;应拓宽评价渠道,建立用人单位、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

二要建立既有适度竞争,又能保障宽松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和科研机构用人制度。尊重科研工作创造性强、不确定程度高、失败风险大的特点,优化目前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加大稳定支持的比例,提高科研人员在科研方向选择上的自主性。应尊重学术生命周期的特点、科研人员价值观念的特点,改变目前科研机构刚性用人制度,形成进入门槛较高、成长环境宽松、发展机会多样的用人局面。应尊重科研创造的长期性、科研人员成长过程的复杂性特点,避免“论文定终身、项目定前程、职称定生活、成果定荣誉”的赢者通吃状况,为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留出宽松的空间。

三要营造平等、宽容、鼓励创新的科学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唯真、唯新、唯能的科研生态,形成学术面前无上下尊卑、创新机会人人平等的学术氛围;改变科研资源分配中重地位、轻能力,重称号、轻见识,重业绩、轻潜能的状况,扭转过度放大的“马太效应”;要重视科研人员中存在的山头主义、门户主义、本位主义倾向,有意识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人情、关系、权力潜规则;要强化对科研人员的精神激励,避免着眼于非学术目标的恶性竞争;要积极引导舆论宣传,树立新时期具有优良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典范和楷模,大力营造淡泊名利、作风正派、勇于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科研风气。

四要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戒力度。应逐步建立在科研资助机构、用人机构间信息共享的科研人员信誉档案系统,形成基于同行监督的学术不端行为长效约束机制;应从规范、公示、教育、调查、处理、惩罚等关键环节入手,形成完整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对一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可采取对当事人进行免职、停止拨付项目经费、不受理项目申请、停止招收研究生、取消荣誉称号等惩罚措施。

(执笔人:邓大胜、李路路、史慧、高晓巍、刘春平、张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