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印发《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

工作动态 · 2016-08-30 00:00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宁政办发〔2016〕128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三五”时期宁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方案》将作为宁夏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实施方案》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宁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与全国同步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注入发展新动能,助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显著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宁夏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6.3%。

为实现宁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要认真落实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确定了14项重点任务和16项措施。根据不同的人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科学传播方式、方法,并针对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的组织实施确定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实施方案》还提出了要认真落实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科普信息化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六大基础工程”的20项重点任务和24项措施,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六大基础工程”的着眼点在于创新科学文化公共服务机制,建立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提高公共科普服务能力,为公民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长效机制、保障条件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提供保障。在组织领导中,进一步强调了各级政府的责任,特别强调要切实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在长效机制中,强调了要建立完善共建机制、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监测评估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在保障条件中,要求各级政府完善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政策法规,制定激励政策,解决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职称、待遇等方面的问题,使科普工作者的科普成果与科研成果、学术成果同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要根据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到2020年,自治区、市、县(区)财政人均科普经费均达到1元以上。要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实施方案》对工作进度作了安排。自2016年起,推动和指导各市、县(区)制定“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做好“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动员和宣传工作;2017年到2020年,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针对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制定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2020年,在各市、县(区)、各成员单位自查基础上,组织开展实地督查,对“十三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开展表彰奖励。(赵文象龙腾军)

宁夏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