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会议

工作动态 · 2016-07-20 00:00

7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银川市召开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民科学素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宁夏“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安排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崔晓华主持会议,宁夏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宁夏科协主席刘平和作工作报告。 

姚爱兴肯定了宁夏“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的成绩。姚爱兴说,过去五年,特别是2013年自治区政府与中国科协签署《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共建协议》以来,组织协调、区市共建、社会动员、考核评估等科普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地各有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突出地方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崇尚科学创新、文明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科普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自治区科普专项经费人均达到0.8元,科技馆、少年宫、科普教育基地等工程的科普覆盖面不断提高,科普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显著增强,科学素质工作有力度、有成效,超额完成了到2015年宁夏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5%的目标任务。

姚爱兴表示,按照中央的安排,结合宁夏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到2020年,宁夏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6.3%。这是一项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姚爱兴要求,宁夏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调查研究,具体分析,查找缺项,紧扣各项目标任务,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把科普工作抓实抓好,努力推动宁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新跨越。要突出科普对象的针对性,强化面向农村居民、城镇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社区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众、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活动,引导群众提升科学认知问题的能力,理性参与公共事务;要突出科普手段的创新性,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富有生机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科普工作局面;要突出科普能力的保障性,自治区财政列支的科普经费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逐年增加,争取自治区本级科普专项经费达到人均1元,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达到2元以上,并着眼于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强化科普设施建设,推动科普资源的开发开放,提高科普供给和共享水平;要突出部门行业的联动性,充分发挥好科协牵头部门、市县(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的作用,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为己任,努力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刘平和作了题为《围绕主题面向基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宁夏“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提出宁夏“十三五”时期科学素质工作意见,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

会议表彰了宁夏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宁夏教育厅、宁夏农牧厅、银川市政府负责人作了大会发言。 

宁夏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中卫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五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科协)负责人,宁夏科协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处级干部共80余人参加会议。(赵文象龙腾军马艳)

宁夏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