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进展情况月报——第40期

创驱月报 · 2018-11-02 16:29

【本期要闻】

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17家学会参加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座谈会。

河南日报专版刊发题为《创新驱动发力 推进产业发展——2017年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纪实》通讯。

中国科协九届四次全委会提出将1-9-6-1战略布局作为2018年科协工作主线,指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发展方向。

一、本期要闻

1月17日、18日,学会服务中心分两次召集17个学会举行座谈。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等学会的22位负责同志参会。与会同志分享了开展助力工程中的经验、做法,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1月25日,河南省人大和政协两会召开期间,河南日报专版刊发题为《创新驱动发力 推进产业发展 ——2017年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纪实》通讯,用7900余字的篇幅介绍河南省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工作,受到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文中指出,助力工程开展取得一批成效:一是有效破解企业科技难题;二是专利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三是创新方法培训广泛开展;四是以产业技术大会搭建地方引技引智平台;五是建成一批创新驱动示范市县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1月26日,中国科协九届四次全委会召开,提出将1-9-6-1的战略布局作为2018年科协工作的主线。即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智库、学术、科普为重点,以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为导向,统筹实施凝心聚力工程、智汇中国工程和学术引领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为科技工作者办成一批实事。在六项工程之一的学术引领工程中提出,围绕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实施技术经济深度融合行动;以“一省一案”方式,持续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二、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月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旗袍文化研究会在盛泽东方纺织城揭牌,以弘扬国粹培育民族品牌为目标,聚焦纺织非遗技艺领域,以期在全国大力弘扬旗袍文化,传承中国旗袍传统工艺。

1月1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60余家媒体参会,通过现场微信方式与媒体互动,并联合中国经济网进行直播,以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化的方式,为公众答疑解惑。

1月18日,中国发明协会与石嘴山市科协合作举办创新创业对接洽谈活动,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石嘴山市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4项。

1月18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昆山华恒焊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焊接工艺技术联合实验室。

1月18-20日,中国水利学会赴江苏省镇江市、徐州市深入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江苏大学、建华建材集团和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需求对接,就筹建水利领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初步达成共识。

三、开展科技需求精准对接

1月8-10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与芜湖市科协、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行5人围绕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发展的政策引导、人才引进、技术对接和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对接。

1月9-10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前往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就技术创新、团体标准研制、推广纺织印染助剂生产新技术等方面开展对接。

1月18-19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带领来自机器人、锻压制造、金属热处理、焊接工艺4个领域的7名权威专家赴江苏17家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先进制造技术对接会,对风电设备制造自动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热处理及锻压技术改造两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1月20日,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赴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举行产业投资说明会暨二向箔空间启幕式,组织总投资6.5亿的12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研发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填补了国际焊接领域大型结构件在工地实现自动焊接的难题,是国际焊接领域首创。

1月22日,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赴慈溪市开展技术对接,相关技术人员约50人参加本次对接会。

1月23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到宁波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相关事宜,并与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学会企业联合体秘书处进行洽谈对接。

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推广应用

1月8-12日,中国金属学会率领专家团队分别赴宁波钢铁、河北石家庄钢铁等8家钢铁企业就能耗低、污染小的ECOARC(生态型)电炉进行推广对接,ECOARC(生态型)电炉的应用将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月11-13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5位专家赴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行对接,双方就电线电缆产业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合作、成果转化、共建电缆研究院等事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

1月18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同泉州市科协组织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5位专家赴德化双全农业公司调研对接,考察了石冻养殖的繁育全过程,并对石冻产品深加工研究合作达成一致。

1月18日,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赴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开展精准对接,就加强我国大型生物技术企业与亚洲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开展了洽谈对接。

1月19日,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半导体照明暨相关产业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多位院士在内的60余位专家围绕半导体照明暨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展开讨论,为我国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1月19日,宁波市科协、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宁波服务站到镇海区科技大市场就专家成果落地相关工作开展技术对接。

五、加强共同体、联合体建设

1月5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联合鄂尔多斯市帕阑蒂羊绒服饰有限公司、孟家光团队共同建立的全国功能性羊绒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授牌和签约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轻纺工业园区举行。此举将为今后鄂尔多斯羊绒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支持,为产学研的合作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1月13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秘书处组织部分两院院士和成员单位代表召开座谈会,对科技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四个方面八条共识性意见和建议,并报送科技部办公厅。

1月24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22家成员学会,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审核与评选,向社会公布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1月30日,共同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峰代表共同体向中国科协作了《推进产学研协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汇报。

六、加强创新驱动示范区示范引领

1月12日,石嘴山市与中国化工学会签署了《氰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共建框架协议》,就做好产业规划,加快建设服务平台,共同推动氰胺产业转型升级,把石嘴山市建设成名符其实的“世界氰胺之都”达成共识。

1月15日,大连市科协成立“大连捷程伟业轴承发展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将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体系,加速推动大连瓦房店市从轴承生产、研发聚集区进一步发展成为轴承交易集散地和我国轴承产业信息资源中心,增强瓦房店作为中国轴承之都的整体实力。

1月21-22日,浙江省科协组织召开省级医科学会助力健康产业发展交流会,50余位专家就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学会联盟共建、服务健康产业进行了研讨。

1月23日,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科技服务站在佛山市举行挂牌仪式。

1月25日,2018广东(佛山)智能制造峰会在佛山举办,联合多个国家级学会共同筹建的珠江西岸智能制造培训中心开始筹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