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召开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协定方专家解读会

全国学会 · 2023-01-13

1月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面向一线中医药人员,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组织召开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协定方专家解读会。特邀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陈俊峰主持,线上共有2.8万余人次观看了直播。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城乡基层疫情防控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把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开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切实发挥好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中华中医药学会邀请参与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协定方的相关专家对协定方进行解读,希望能对一线中医药人员更好地辨证论治、合理选方,结合实际做好运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刘清泉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理病机、发病规律及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理法方药等维度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通用基础方进行了解读。他指出,通用基础方由大青龙汤和五苓散化裁而来,并详细介绍了方剂的药物组成、方义及通用范例,提出大青龙汤是辛凉解表的肇始,五苓散是祛湿之祖方,两方合用解表、宣肺、祛湿、清热,合乎新冠之病机。

齐文升以三因制宜原则为指导,从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经方葛根汤的方解和临床运用等几方面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北方地区协定方进行了解读,指出北方地区协定方是葛根汤加石膏、桔梗组合而成的方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的患者,并强调了石膏和麻黄的配比,以及葛根汤加味加减的使用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

邹旭对新冠病毒感染南方地区协定方进行了解读。他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介绍了南方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证候特点,指出南方地区协定方是由银翘散加减化裁而来。他详细讲解了临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情形及加减化裁,并提出了日常调护建议。

陈俊峰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表示中华中医药学会将继续发挥专家优势和平台作用,在加强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科普宣传、政策解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中华中医药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

相关链接